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出口回暖企业复产 纺织业打响品牌争夺战

  停工将近半年的浙江天纺有限公司打破了以往的宁静。伴随着新招的200名工人到岗,这家出口纺企的生产机器重新运转了起来,而厂内也逐渐恢复了人气。
  
  出口回暖 企业复产

  “我们厂原来的规模有1500人,主要的业务是出口纺织品到欧美市场。由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企业决定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如今,要恢复生产,就不得不重新招聘工人。”天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向记者表示,在去年年底,所有的订单一下子都“消失”了,不少老客户在交过定金后毁约,导致企业生产滞压,不得不歇业裁员。
  裁员后,企业一直处于瘫痪状态。用王康的话说,当时产品不知道卖给谁,而正式员工除了几个业务经理之外,就只剩下看门的老大爷。
  “在当时,不少企业都碰到这种情况。由于大形势所迫,没有其它办法。”王康表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家纺企业,受到打击最大。
  可是,工厂“熬”过半年之后,迎来了新的生机。在今年进入5月之后,企业突然接到了老客户的两笔订单。而当时厂内员工所剩无几,机器也停了。为此,浙江天纺有限公司贴出了招聘信息,一下子录用了200名工人。
  “虽然招聘的人数不算多,企业只是部分开工,也还有观望的余地。”王康告诉记者,至少能把厂子运转起来,先做好接到的两笔单子。
  其实,在今年5月至6月间,接到“意外”订单的远不止浙江天纺有限公司。对宁波甬南针织公司而言,情况也如此。
  从5月开始,宁波甬南针织公司陆续接到了新西兰和加拿大客户的几十万件的生产订单,平均每月有将近20万件的生产任务。“现在企业也缺人,计划分批招聘一部分。”宁波甬南针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订单比去年年底要多很多,招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熟练工人很抢手,不少企业都希望把有经验的工人揽到麾下。
  对于这些刚被录用的工人来说,现在的工作似乎要比上半年累很多。“工人不多,但是事情却很多,有时还会加班。”该厂一位员工表示,在金融危机刚爆发时,工厂希望员工“轮休”,已经大半年没有加班了。
  事实上,浙江天纺有限公司与宁波甬南针织公司只是全国众多出口企业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以来,山东、广东、福建、湖北等几个大省内的不少纺织出口企业经营均有所好转,订单也多了起来。
  据海关公布的数据,2009年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为139.5亿美元,下降10.1%。其中纺织品出口49.1亿美元,下降13.1%,服装出口90.4亿美元,下降8.5%。从环比数据来看,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5月增长13.3%,其中纺织品增长0.3%,服装增长21.9%。6月出口小幅反弹,服装出口环比增长迅速,出口活跃度提升。
  
  竞争激烈 品牌比拼

  “现在的订单并不算多,但竞争很激烈。企业要接到订单,除了价格便宜之外,必须还要有过硬的质量。”王康认为,眼下品牌意识非常重要,要拿到订单、卖出好价钱,一定要有好品牌。
  在辽宁省丹东市的40家纺织企业中,今年的业绩靠的就是“以质取胜”。记者在采访丹东市外经贸局官员时了解到,丹东许多服装纺织品生产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思路,注重质量品牌,出口好转。
  据辽宁省海关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丹东市的外贸出口总额为46061万美元,列全省第三位。特别是丹东市服装纺织品出口达到11983万美元,首次实现4%的正增长。
  “丹东飞马特制衣公司今年初出资6万美元进口两台激光切割机,改善产品的刺绣工艺,此举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并在保持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瑞典和挪威等国家的订单;丹东新龙制衣有限公司与香港联泰控股集团、广东省广新集团共同投资建立了新龙泰服装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升级,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与欧美名牌服装生产商进行合作,致力于打造东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名牌服装生产供应和商贸服务基地。今年下半年,丹东市服装企业有望完成100万套服装生产,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以上。”丹东经贸厅官员表示,丹东的纺织服装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正在走一条高端的路线。
  除了区域的纺织出口企业外,纺织出口上市公司也在品牌和质量上激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在今年前6月大幅盈利,而产品质量相对一般的企业则仍处于出口下滑期。
  7月15日,众和股份发布公告称,预计2009年1月至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增长幅度为50%至80%。原因为上半年服装消费市场回暖,公司生产销售情况良好,订单充足,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相反,在同一天,德棉股份公告称,预计2009年1月至6月亏损4500万元至5000万元。其原因在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公司销售收入与预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公司产品档次仍不能大幅度提高。
  商务部研究员博士梅新育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09年将成为中国纺织品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各大企业将在订单角逐中提高生产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改变世界对中国纺织品低端、低质、廉价的既有印象。
(中国贸易报)(E09)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