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砍伐后作为废料扔掉的桑枝,如今却成了县内造纸企业的抢手货。如此大转变,不仅可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更让蚕农每人年均增收200多元。这是象州县发展现代农业呈现新气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象州围绕“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1-6月,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7.1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45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76%、14.1%。
象州把规模化发展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甘蔗、桑蚕、优质谷、速丰林等四大主导产业,现已成为全国、全区优质谷、原料蔗、桑蚕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建立优质谷基地45万亩、年产优质谷2亿多公斤,良种蔗基地面33万亩、年可提供原料蔗140万吨,桑蚕基地21.7万亩、年产鲜茧55万担,速丰林基地20万亩、年可供成材林300多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场230多个、年肉类总产量1.9198万吨。
象州县突出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农副产品,全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超过70%。目前,全县已制定完善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13个,建立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0多万亩,桑蚕标准化基地21.7万亩、通过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认证22.78万亩。
象州县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全县已培育制糖、优质米加工、茧丝绸加工、林产品加工等13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农林产品基本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率达80%以上,年加工总值超过10亿元。该县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推行工农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多个,入社社员11850户4万多人,大大增强农民抗风险、促生产、闯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