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完成的“亚热带桑树优良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为实现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为了适应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蚕业的需要,加快广西亚热带地区桑树良种的更新换代,项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本项目研究开发,历时近二十年。收集、保存、研究桑树种质资源1302份;创新培育亚热带型桑树四倍体品种资源728份;应用遗传互补、杂种优势和多倍体育种原理,先后组配382个杂交组合进行选育研究,育成了适合不同种植条件、不同养蚕模式、抗逆性需要的系列桑树优良品种(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和桑特优3号,解决异花授粉桑树杂交后代难以整齐、桑树高产与优质负相关的育种难题;克服了三倍体杂交组合存在结实率、发芽率、抗逆性下降问题,达到高产、优质、易繁、高效。研究建立桑树良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和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新研究桑种子长期冷藏与塑袋包装技术、杂交桑直播套种成园技术、桑树花叶病防治技术、桑树黄化病防治有效技术等良种繁育与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桑树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的重大突破。项目累计育苗75.34亿株,至2009年亚热带桑树优良新品种在广西种植面积达148.42万亩,占广西桑园总面积的74%,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2.68%。2004~2009年累计在广西应用亚热带桑树优良新品种654.48万亩,累计增产蚕茧15.74万吨,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累计新增产值33.54亿元,新增利润23.78亿元。项目实施解决广西蚕业大发展对桑树良种与配套技术的迫切需求,为广西蚕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良种保障,推动了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对实现2005~2009年广西蚕茧产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提高我国桑树生产水平和蚕业竞争优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的课题之一:“高产优质三倍体杂交桑选育研究与繁育推广”也通过了验收。广西自治区科技厅宋文学副巡视员主持课题验收会和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及3位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肖更生副院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计东风所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胡兴明所长,广西农业厅白先进总农艺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沈兴家副所长等专家应邀担任课题验收组专家和项目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广西农业厅张明沛厅长、广西科技厅粟定成副厅长分别接见了向仲怀院士等与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