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江苏东台手工劳动标准化让养蚕变轻松


       “像我们这个年纪,其它活干不动了,养蚕不吃劲,二十多天大几千块就到手了,抵得上一年种十亩地呢”

       截至6月23日,东台市富安镇的蚕茧收购完毕,蚕农们喜获丰收。今年该镇春茧收购最高价每公斤达38.2元,中准价每公斤也达37.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今春该镇蚕农一季亩均收入达3500元,一季养蚕总收入首超亿元,达到1.3亿元。更让人赞叹的是,该产业的主力军竟是一群花甲蚕农。

       早上5点天色已亮,60岁的吴英富比平时晚起一个小时,随便吃过泡饭后到自家桑园里给桑树追肥。“‘客人’要到家,先要准备好。”老吴嘴里的“客人”指7月7日要开始喂养的夏蚕。这几天,老吴正忙着迎接夏蚕,消毒、打扫、整理、到地里看桑叶。

       老吴是东台市富安镇西场村的蚕农,前几天刚卖完春蚕。今春老吴养了9张蚕,收了近398公斤茧子,纯收入1.3万出点头。“茧子都卖了,精神好得很。”他说。

       据统计,当地两万户蚕农中,55岁—65岁蚕农占八成,65岁—80岁老人占两成。富安老年人养蚕多,得益于当地普遍推广的“地蚕育”养蚕法。据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松介绍,所谓“地蚕育”,即是将大蚕放在地面上饲养的方法,蚕农选择一处地势高的地块,在其上搭建帐篷,地面消毒后铺上稻草,做成简易蚕室,将育好的蚕放到地面饲养。前期小蚕共育、定期消毒等都由专人负责,蚕农只需采桑叶、喂蚕,且喂蚕的次数也由一天四次减少为两次,极大节省了劳动力。因为成本低、易操作,格外受老年人欢迎。

       “像我们这个年纪,其他活干不动,养蚕不吃劲,而且20多天就大几千到手,抵得上一年种10亩地呢,还比干农活挑啊提啊轻巧多了。”老吴告诉记者,养一季蚕只需24天左右的时间,最后8天劳动量特别大,是平时劳动量的3倍,这个时候得雇一个临时工才忙得过来。

       西场村村主任崔成根告诉记者,该村830户家庭中有810户养蚕,其中55岁以上占七成,70岁以上占二成。每到蚕茧收获时期,村里都帮着没有壮劳力的家庭雇临时工。

       当地蚕农告诉记者,如果早来几天,还可以听见家家户户广播里哇啦哇啦的指导。据介绍,春蚕发种以后,镇里、村里每隔一天就有广播讲座。早上还没出门,广播就响了,天气怎样、气温多少、湿度多少、撒多少桑叶等等,蚕农就按照广播里的步骤和要求做。吴英富说:“哪天广播不播了,村民都要到村里去‘吵’了。”

       富安镇蚕桑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副站长马清柏说,养蚕主体老龄化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对此只能适应。只有通过更加到位的服务,将养蚕这一纯手工的劳动转变为步骤化、标准化生产。不过作为传统养殖业,技术指导还应适时而变。像今年春蚕生产前期出现了近20年未遇的持续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导致桑树生长缓慢,桑叶产量下降,成熟度不高,急坏了蚕农。镇里技术推广员连忙到村里,指导蚕农淘汰弱小蚕和尾批蚕,对眠期大蚕采取分阶段计划喂养方式,保证了春茧优质丰产。

       除了产前服务、产中技术指导,产后的市场问题更为重要。据了解,多年的养蚕传统,使得当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蚕农的蚕茧由蚕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一般高出周边地区8%,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则实行保护价收购。

       养蚕老人周宏林说,养了30多年蚕,现在年岁大了,反倒觉得养蚕更省力省心了。以前从发种、育小蚕,到消毒防病,每一步都得自己来。没有技术指导,一遇到灾害天气或蚕种发病,只能眼睁睁看着小蚕没掉。市场不好,蚕茧还卖不掉。

       据了解,当地正筹划为70岁以上的蚕农开辟专门的蚕茧收购窗口,流动收购车也将开到老蚕农家门口,进一步方便老蚕农。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