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茧上市以来,今年茧价一路高涨,4月底徐闻茧价最高达到37.6元/公斤。茧价的上涨,带动了农户的养蚕热。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从蚕桑产区及蚕种公司了解到,桑农扩养现象明显,省内多家蚕种公司上半年销量大幅增长,并预计下半年销量仍将继续增加。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提醒桑农,茧价仍有下行风险,扩种需谨慎。
茧价高涨蚕种量价激增
“今年春茧价格上涨厉害,我们很多社员都在扩养。”广东省罗定市业盛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国才告诉记者,自春茧上市以来,茧价一直保持在28元/公斤以上。茧价的高涨,大大刺激了养蚕积极性,许多以前弃管的桑园被认真管理起来,不少农户还新扩种了桑树,准备下半年扩养。
湛江是我省茧价最高的地区,4月27日徐闻茧价一度高达37.6元/公斤,近日仍保持在34元/公斤左右。这个史上从未有过的好行情,让桑农积极性大增。据徐闻县下桥镇信桥村委会主任黄胜传介绍,去年全村养蚕近1万张,今年1-6月份已经养蚕6千多张,“上半年干旱利害,桑叶很少,养蚕量增加的不是很明显,但下半年养蚕量肯定会大幅增加。”
同样,南方农村报记者从多个蚕桑合作社了解到,面对诱人的茧价,蚕养量明显增加。而蚕种销量的增加则更直接的反映了蚕扩养热。广东省伦敦蚕种场老板蓝年新说,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统计,但可以肯定蚕种销量比去年同期要增加不少。
而据占据广东蚕种销量半壁江山的广东省丝源蚕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林山透露,该公司今年1-6月份共销售32.4万张蚕种,比去年同期增长10.75%,“这还是财务数据,对未收到款的销量没有统计进来,而当前不少蚕种是赊销出去的,估计实际蚕种销售量增加了30%以上。”
蓝年新分析说,由于茧价多年低迷,许多桑园被弃管,现突然面对茧价大增,许多桑农想扩养,但会受制于桑叶供给,不少桑农只得重新管理好桑园或者新种桑树。因此,蚕养量增加与茧价上涨有个滞后期,预计下半年蚕种销售量还会更多。对于后市,李林山也认为下半年蚕种销量还会继续增加。
茧价的上涨除了导致蚕种销量的增加,还引发了蚕种价格上升。据了解,省内多个地区蚕种零售价约60元/张,而去年零售价只有30多元/张。
茧丝倒挂市场风险仍存
面对茧价的高涨带来的养蚕热,许多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
广东省蚕业推广中心主任黄星光分析说,春茧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今年特殊的气候情况造成的,西南地区遇大旱,江浙桑园受冻害,使得春期桑树生长受到较大影响,春期蚕茧供应总量大大减少,导致春茧价格走高。到下半年,茧供应量肯定增加,而此时如果桑农大面积扩养,很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价格下滑。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不少地方春茧收购价创下历史新高,伴随而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尽管国内市场蚕丝被、纺织面料交织、混纺等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茧丝在国内消耗量增大,但因欧美等国际市场尚未恢复元气,茧丝市场真正走好尚需较长一段时间。
“当前的高茧价已经导致茧价与丝价倒挂,许多纺织厂在亏本生产,这是很不合理的,因此这种高茧价不可能维持很久。”杭州一大型纺织公司负责采购的江经理说,以其公司为例,当前在浙江收购的鲜茧大多3.2万元/吨左右,而按照2.5吨鲜茧制成1吨干茧、3.5吨干茧制成1吨生丝的通用毛折率计算,生产一吨生丝仅原材料鲜茧就要8.75吨,成本达到28万元,而目前市场上最好的茧丝每吨也才卖大约29万元,质量差点的只有26万元/吨左右,因此加上能源、人员的工资等成本,每生产一吨生丝大约亏损2-4万元。
江经理还透露,如果停产的话会让公司损失更多,同时为了维护销售网络,当前公司不得不承受亏本生产,只是已经把产能降低了。“但如果茧价继续走高,公司预计会调整产品结构,逐渐缩减蚕茧用量。”
事实上,与春茧刚上市时比,茧价已经出现下滑。广西、浙江等地春茧开市价一度达36元/公斤,目前大都回落到28元/公斤左右。
因此,对于没有桑树或者存桑不足而准备扩桑的农户,黄星光建议农户们应理智决策,“因为现在新栽桑苗的话,要等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摘叶养蚕,到时行情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