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进口原棉的纺纱体会

                                     分析了进口原棉的特性,对其物理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单唛试纺。纺纱试验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品级进口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显著,并且进口棉纺纱成纱棉结高,针对进口棉纺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措施。
    由于国内原棉供应紧张,我公司除继续使用新疆棉等部分国内原棉外,近年来还大量使用进口棉,2003年共使用进口棉2万多吨,产地分别来自布基纳法索、津巴布韦、贝宁、乌兹别克、美国、埃及、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西非棉的比例最大。下面对进口原棉的纺纱情况作一介绍。
1进口原棉的物理指标
    为了掌握进口原棉的质量状况,运用HVI原棉分析检测仪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进口原棉进行了质量检测。表1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级进口原棉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不同产地、不同品级的进口原棉质量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纺织生产企业在不同时期选购进口原棉时,要注意进口棉的长度、马克隆值等物理指标,纺纱生产中应根据所纺品种进行合理配棉,并合理选配纺纱工艺参数。
2进口原棉纺纱试验
    如何选购进口棉纺纱,必须根据所纺纱线品种的品质要求而定。根据我公司的生产体会,一般原棉的马克隆值在4.0~4.3左右,长度在28 mm~31 mm之间,含杂在1.2%以下,短绒在11%以下,棉纤维的可纺性好,成纱质量稳定,成纱条干较好,成纱强力提高。
2.1进口细绒棉的纺纱试验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产地、不同品级进口棉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我们在同机型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对津巴布韦棉和乌兹别克棉进行了CJ 14.6 tex单唛试纺,原棉的物理性能指标和成纱质量水平见表2。

    由表2可知,津巴布韦棉色泽洁白,单强高,马克隆值相对适中,含杂率、短绒率低,纤维可纺性好。生产中为达到合理经济用棉,我们将津巴布韦棉以40%,左右的配棉比例纺CJ 14.6 tex品种,原棉开松、梳理效果好,纤维伸直平行度高,精梳棉结在15粒/g左右,短绒率在6.2%以下,纺出的纱线色泽洁白。CJ 14.6 tex成纱指标为:条干CV值13.25%;细节3个/km;粗节45个/km;棉结76个/km;毛羽H值3.92;断裂强度23.9cN/tex;强力CV值7.36%。成纱质量测试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乌斯特97公报25%水平,成纱质量稳定,10万米纱疵少,细纱断头率相对较少,纺纱效果好。
    乌兹别克棉色泽淡黄,马克隆值相对偏高,断裂强力相对较低,原棉含杂在2.2%左右,其可纺性不及津巴布韦棉,另外,个别批次的乌兹别克棉含糖量高,含糖等级达到3级以上。针对该原棉的性能和特点,为充分发挥原棉的可纺性,生产中我们将不同品级的乌兹别克棉与其他进口棉合理搭配,取长补短。纺CJ 14.6 tex我们选用LENA级乌兹别克棉与津巴布韦棉进行混和,并优选配棉比例,以保证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生产中为避免出现色差,一方面注重加强配棉管理,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先纺先用的原则。另外对于含糖高的原棉,我们做到严格控制配棉比例,同时加强温湿度控制和纺纱通道的清洁,杜绝了生产中的“三绕”现象。纺C 14.6 tex纱我们选用MARSHA级乌兹别克棉作为主体成分与质量较差的布基纳法索棉等进口棉混用进行纺纱,其成纱指标为:条干CV值16.30%;细节36个/km;粗节395个/km:棉结518个/km;毛羽H值4.32;断裂强度18.5cN/tex;强力CV值8.86%。其成纱质量相对较差,黑板结杂多,百管断头疵点数高,但通过优化工艺配置和增加清梳落棉等措施,可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降低短绒率,从而使成纱指标得到改善。
3.2埃及长绒棉的纺纱试验
    埃及长绒棉的长度在35.3 mm~37.1mm之间,马克隆值在3.5~4.5范围内,含杂率1.8%~2.2%,短绒率5.8%~6.6%,断裂比强度40.0cN/tex~45.6 cN/tex,单唛试纺CJ 7.3 tex纱,其成纱质量水平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长绒棉长度长,细度细,成纱截面内的纤维根数比较多,抱合力比较大,可以较好地改善成纱结构,提高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适宜于纺制11.7 tex以下的细号纱。但由于原棉含杂、含短绒率较高,影响了成纱条干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通过加大梳棉后部落棉和精梳落棉率等措施来降低短绒率,提高纤维的整齐度,相应减少牵伸过程中的浮游纤维,使成纱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
3降低成纱棉结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50%的棉结与原棉性质有关,从原棉至生条棉结约增长6倍~10倍,从生条到细纱约增加40%左右,棉结偏多是进口棉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降低棉结主要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原棉的特性、棉块的开松程度是影响棉结的重要因素。由于进口棉紧包多,密度大,开松阻力大,需要提前1天~2天进分级室进行松包,个别大包还要另外进行预处理。开清棉应采用精细抓棉、以梳代打,减少棉束的平均重量,能有效减少棉结。
    (2)梳棉工序是降低棉结的关键。为减少梳棉生条的棉结,首先要重视梳理元件的状态,做到“四快一准”才能提高梳理度,同时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对棉层握持良好,避免原棉未经握持分梳被刺辊成束抓取,同时适当提高盖板速度增加盖板花,有利于减少棉结。
    (3)降低并粗细工序棉结的增长率。生条经并粗细工序棉结呈现有规律的增加,并条增幅最大,其次是粗纱。细纱胶圈牵伸能有效控制纤维运动,所以棉结增长较少。为此并粗工序的牵伸区应加强罗拉、胶辊、喇叭口、集棉器、条筒口、锭翼以及须条通道的光洁无损,从而防止纤维的不规则运动造成棉结增加。
4使用进口棉的几点体会
    进口棉一般为GM、SM,品级符合率高,一致性强,外包装好,M级质量尚好,SLM级质量则相对较差。进口棉棉包紧,密度大,不易开松,需要提前进行预处理。进口棉用化纤编织带包装,还有用麻袋包装,原棉中容易混入化纤丝、麻丝等异性丝。个别国家和地区的原棉含糖分较高,在使用中会发生“三绕”现象,造成纤维可纺性较差。进口棉含水率较低,一般在5.5%~7.0%左右,在进人生产车间前需要进行加湿处理,否则在纺纱过程中易损伤纤维,纤维开松梳理效果差,易产生短绒飞花现象,影响纺纱质量。
    为减小进口棉的地区差异,稳定纺纱质量,在生产管理中必须严格混配棉工作,如我公司对于埃及长绒棉的使用,在一般情况下采用较高的配棉比例集中纺5.83 tex~11.66 tex纱,其成纱多项指标达到乌斯特97公报5%水平,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得到外商的一致好评。进口棉采购量一般宜大,最好签定长期的用棉合作协议,这样可以消除因产地不同而影响原棉差异,保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以上是我们使用进口棉的一些体会,由于所用进口棉跨国家和地区,原棉物理性能指标差异较大,给配棉的分类接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只要注重加强配棉管理和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就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评分:0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