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纺纤维长度:22—38mm的纯棉及棉型化纤,适纺粗纱特数;235—1176tex,欠伸倍数:4.1—12倍,捻度范围:1.8—8.0捻/cm,锭翼转速:600—1200r/min,锭翼形式:上锭杆悬挂式全封闭高速锭翼,粗纱成型尺寸:130*400mm。主要性能特点:
(1)在粗纱的质量控制中除了众所周知的牵伸部分的牵伸波和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外,纺纱张力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多为人们所认识。纺纱张力是否适当和稳定,对粗纱条干CV%及重不匀影响很大,进一步影响到成纱的重不匀及条干CV%,断头率等,影响粗纱纺纱张力因素很多,如纺纱品种、原料、锭速、定量、捻度、压掌压纱力及温湿度等。
以往粗纱机多采用调整粗纱张力齿轮及铁炮皮带起始位置来调节张力大小,由于老机型铁炮外形曲线的不合理及铁炮皮带溜滑因素的影响导致纺纱张力不稳定,一落纱粗纱伸长率差异大。在翻改品种时,粗纱纺纱张力的始纺调整与日常调整技术难度大,工作量也大。
FA482及HY492这两种新型粗纱机与传统粗纱机的最大区别是以现代变频调速机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取代了铁炮变速机构,张力微调装置及成形机构,大大简化了粗纱机的结构,代表了现代吊锭粗纱机的最高水平。由于初始张力的调整及大、中、小纱的张力调整都可在面板上进行操作,无须换张力轮及调整铁炮皮带位置,使在纺不同品种、不同阶段时粗纱张力始终保持最佳值,不存在传统粗纱机铁炮皮带溜滑的影响,降低了大中小纱间的伸长率差异,为提高粗纱质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下面是FA482、HY492及A454粗纱机型质量对比:
在配棉成分相同,清、梳、并、细机型和工艺条件相同下,三种机型分别纺粗纱,再纺细纱,进行C14.5的粗纱、细纱质量的对比:(表一)

由上表可见,FA482及HY492机型粗、细纱质量水平均好于A454机型(由于HY492机型限制,无法作伸长率试验)
(1)由于FA482及HY492锭翼、牵伸、卷绕、升降等部分大量采用齿型带传动,主要传动齿轮油浴,使得高速运转时平稳可靠,噪音低,质量稳定,实现优质高产。

由表(2)可知FA482及HY492产量较A454提高27%。
(2)采用全封闭式锭翼适合高速大卷装的需要克服了开槽式锭翼挂花,带花,积花等现象,可进一步减少纱疵和断头,落纱不拔锭翼,操作方便,减轻工人劳动强度。A454落纱需工人2人13分钟,现FA482及HY492落纱只需1人13分钟。
而且由表(1)可知成纱的十万米纱疵及棉结均有所降低。
(3)欠伸部位配有上下回转式绒套清洁及吹吸风装置。上下绒带花通过吹风装置吸走,汇集至积棉箱内,防止绒带花附人纱条产生纱疵,又能降低空气含尘量,改善车间环境。
(4)由于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可通过面板调节张力,还可设置锭速及满纱锭速,以适应大纱纺纱速度不宜过高的需要。调整品种时无需换皮带轮及成形齿轮,通过面板调节,减少不必要的设备磨损,减轻修机工负担,同时面板还可及时显示锭速及前罗拉速度。
(5)通过面板设定粗纱定长,现纺长度,累计长度,落纱实现粗纱定长,定位落纱。
(6)粗纱卷装容量大,粗纱成型128*400mm,较A454粗纱的120*320mm增加了55.6%实现了高速大卷装,提高了效率。
体会:通过试纺质量分析和生产实践体会可知,FA482及HY492机型理论产量高,粗纱伸长率正常,伸长率差异小,粗纱条干CV%,重不匀,粗纱断头及细纱CV%,细纱千米纱疵明显优于A454型,纺纱性能,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程度较A454型粗纱机高。
试纺一段时间后,两种机型有如下问题,建议厂家予以改进:
(1)FA482的电脑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黑现象,使面板显示模糊,建议厂家予以改进。另外,为了方便发生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应有故障显示装置。
(2)我厂HY492现有两种锭翼,其中一台为铝合金传统锭翼,有时存在在粗纱中部断头后,飘头甩不出来,飞到邻纱上造成飘头纱的现象。另一种为钢制斜压掌(粗纱由空心臂经过压掌孔绕到纱管上)无此现象。建议厂家对前一种情况予以改进设计。
更多并粗会议论文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