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纺机巨无霸转身求变
泱泱纺织大国,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全球纺织品生产中心东移的历史机遇————这一切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推动着纺机市场持续升温。
国内外纺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纺机行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中国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转身图变。与靠机制灵活和低成本迅速成长壮大的民营纺机企业相比,中国纺机集团有着行政性公司的通病————机制老化、运行质量不高,也有着独一无二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集团内生产的纺织品种多达1200多种。
如何使这样一支庞大而分散的纺机制造大军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团队,发挥规模优势,直面纺机市场的激烈竞争,是中国纺机集团领军者的共同课题。
现任中国纺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杰2001年上任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从分析社会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集团自身状况入手,将集团发展战略和规划进一步明晰化:按照原集团董事长周玉成制订的“大纺大织”的产业定位,积极推进以产品为龙头的“板块战略”,推进企业流程再造,创新产品,全面提升集团竞争优势。
中国纺机集团的业务整合是从构建棉纺和化纤印染两大主业板块入手的。
1999年11月,经纬纺机实施资产重组,通过与中国纺机集团进行资产置换,吸纳了郑州纺机、青岛纺机、沈阳纺机和天津纺机从事棉纺生产的部分优质资产,使经纬纺机成为一家能生产棉纺成套设备的厂商。2000年5月经纬纺机成功增发A股,经营实力大大增强。2002年,集团公司又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将常德纺机和宜昌纺机重组进入经纬纺机;以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将咸阳纺机的喷气织机业务纳入经纬纺机的运营体系;为进一步加强经纬纺机核心企业的经营能力,使经纬纺机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形成了“大纺大织”的框架结构。
紧接着,利用郑州纺机厂债转股的有利时机,将集团内有关企业的化纤和印染设备生产能力、科技资源和经营体系进行整合,组建郑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纺机”),于2002年5月28日正式挂牌。目前郑州纺机拟进入上市辅导期,争取2004年发行股票进入资本市场。
在整合两大主业板块的同时,中国纺机集团于2001年5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其作为集团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单元加以培养,主要承担产品拓展的“孵化器”职责。从而形成了中国纺机集团内由经纬纺机、郑州纺机、宏大研究院共同支撑的“两点一线”的主业形态。
改革和调整的不断推进使集团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得到快速增强,销售收入由1998 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65.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特别是近三年来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05年全面取消纺织配额制度后,全球纺织品生产中心将移至中国和东南亚一带,中国的纺机市场将成为未来全球最被看好的市场之一。加速纺织产业的升级,在产品、技术、设备等方面有质的飞跃,众多纺机企业才能在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多一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