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ER 统计公报提供了用USTER TESTER测定的每1000米纱线上粗节、细节和棉结数量的统计图表。检测疵点的灵敏度设定分别为:细节:-50%,粗结:+50%和棉结+200%。在第6.3节中已提到,新的极限设定分别是:-40%、+35%和+140%。这些设定一般用于除气流纺纱以外的所有类型的纱线。气流纺纱线的结构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环锭纺纱的结构。气流纺纱线的棉结趋向于纺成实芯纱体,而不是象环锭纺纱那样遗留在纱线表面,尽管嵌在纱芯中,但这些棉结仍表现为短粗疵点并且由于它们超过了预设的界限值从而使疵点数量增加。
但是,与纱线表面的棉结相比,嵌入的棉结对人眼来讲更不宜察觉。为了将USTER TESTER测得的纱疵数量与气流纺纱典型的眼观情况一致,对于气流纺纱线的测试,棉结设定普遍采用+280%的灵敏度。除+280%棉结设定外,首次为OE气流纺纱和喷气纺纱提供了+200%棉结分级的统计图表。
USTER 2001 统计公报中所有的纱线试样由一台USTER TESTER 4测试。然而,公报中关于纱线疵点的数据与以前的产品,即USTER TESTER 1、USTER TESTER 2和USTER TESTER 3的测试数据是完全符合的。
正确校验仪器是USTER TESTER的实际测试结果与USTER 统计公报进行正确比较的必要前提。USTER TESTER的校验应由Zellweger Uster的维修人员来完成。假如发生超差或长期漂移,请与最近的Zellweger Uster维修站联系。在瑞士苏黎士的TESTEX AG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纱线质量的循环试验。我们推荐用户参加这项工作,因为它有利于监督操作人员和监控仪器的性能,即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与其它试验室的可比性,当然包括与USTER 统计公报的可比性。
关于USTER TESTER疵点计数器单独的功能部件、测试的重要性、正确地校验和仪器的操作等方面的进一步说明详见操作说明书和条干测试的应用手册。正确的试样平衡和测试期间保持恒定的、标准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纱线测试的实验室环境条件请参考附录中的11.5.9节。
11.5.5 纱线直径、横截面形状及密度测试
USTER 2001 统计公报提供了纱线直径的变异系数、纱线横截面形状以及纱线密度。使用纺织测试仪器而日益积累的经验,使得用户对纱线的要求和对机织和针织布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注意到:已为大家广泛接受的纺织测量传感器通常能检测到很多参数,但缺点是对某些纺织信息还难以解释。此外,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降低程度通常也不能估测。因此,几年以前Zellweger Uster就决定除现有的用于检测重量变异和分析毛羽的传感器以外再开发两个新的传感器:
用于测量纱线直径、纱线横截面形状、纱线密度和纱线表面结构的光学传感器
用于测量遗留在纱线中的杂质和微尘的光学传感器
测量纱线直径的光学传感器利用两个成90℃角的光源来检测纱线,这种光源安排保证了测量具有高的稳定性,同时又使测量纱线的圆度成为可能。纱线的圆度也会影响布面的外观。
11.5.6 纱线杂质和纱线微尘的测试
测量纱线杂质和微尘的传感器,用来检测遗留在纱线中的杂质和微尘,因此在整个纺纱过程中可以检测杂质和微尘含量的变化。纱线中含有的杂质和微尘对于织机和针织机用纱来说尤其重要。USTER 2001 统计公报提供了两个质量指标:纱线中的杂质和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