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
①经过我们对查出条子中黑色异性纤维的分析及观察各工序的生产情况,发现主要是被磨摩损坏的条卷、并卷筒管外包布进人精梳小卷,再被精梳锡林梳理而进入精梳条子所致。厂家配套的条并卷筒管为亚白色尼龙筒管,外套为黑色布,经过几个月的使用,这些布开始烂边、脱落进入精梳棉卷,流人下工序形成异纤。这对于精梳纱的产品质量影响非常严重。
②通过对被捉纱疵进行分析,追查纱疵的源头,认为主要是小车头内各吸点风力过小,短纤、尘杂积聚太快,每隔三、四十分钟就需停车做一次清洁。否则,积聚的短纤、尘杂会阻塞光电传感器造成停台或随条子输出形成纱疵;再通过对试验室的周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轻条多比正常条子轻一根或两根整条的重量,且一度发现落棉中有整根的条子出现,由此分析认为是牵伸部位的上下吸风点的风量过大,将进入牵伸区两边的条子吸走一根而进入落棉形成轻条。这严重影响到了条子及成纱质量。
③FA261A型精梳机小车头圈条部位的涌条自停光电传感器装在小压辊与喇叭口之间,确实对该处的涌条能进行有效监控。但长期实践证明,喇叭口与圈条管之间涌条同样会给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很大危害,严重时,涌条会缠死皮带和压辊轴承从而造成设备坏车停台,影响精梳产量。
(2)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①将筒管上包履的黑色布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将筒管固定在车床上,车床刀具改为梳棉机弹性针布制作的专用工具对筒管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加筒管表面与棉层的摩擦保证生头卷绕正常;同时,又要注意拉毛程度不要过度,保证顺利退卷不粘连。最后涂上黑色抗静电涂料,以保证精梳机空卷检测正常。
②将原小车头部位上下吸风量进行重新分配。由于下吸风量过大、上吸风量过小,我们通过自制的三通管(见图1)接通从中间截开的下吸风管,将下吸风量分流出一部分,与牵伸罗拉上部的自制两通管(见图2)相接(吸风管道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样,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上吸风系统的牵伸罗拉上吸风点被两通管堵死,该吸点的风量由下吸风系统提供,相应增加了上吸风各点的负压。对纤维短绒、杂质的吸力增加,大大降低了小车头内各吸点处纤维和杂质的滞留、阻塞与堆积机会,避免了该处突发纱疵的产生。更重要的是由于实施了对下吸风量的分流,减少了下风点的吸风点的吸风量。因此,基本杜绝了牵伸区两边条子被吸入落棉而造成轻条。精梳条子质量进一步提高。

图1 自制三通管

图2 自制两通管

图3 改造后的吸风管道示意图
通过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很好地解决了文中第一部分出现的三个问题,精梳机中有黑色异纤,精梳条时有突发性疵点、轻条和精梳机因缠绕造成的停车现象基本消除。在以后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将认真地分析和观察,最大限度用好这套新型高效精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