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报道】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年几十万元,到现在每年2000多万元、今年计划3000万元的销售额,南京云锦在产业化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作为中国民族的艺术瑰宝,文化南京的城市名片,云锦的产业发展却仍然远远不够。在“南京云锦”声誉日隆之时,它的未来是向上,走向高端奢侈品?还是向下,面向普通百姓?
现状:城市名片力助产业飞升
“云锦的产业化也是经历了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曾经连工资都发不出,那时想得就是先把‘庙’保住。”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说,当时云锦基本没什么产品,很多南京人也不了解、不知道云锦,云锦研究所常常要上门推销。王所长讲了个小故事:当年一位领导将要出国访问,他四处寻找想买一条好点的领带,结果没买到。而实际上,云锦研究所就在他办公室附近,有很多高档领带!
这种状况随着“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申遗的启动而逐渐改变。云锦的文化内涵被挖掘,云锦也被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大力宣传。2004年,云锦被选作名城会上中外市长的着装;2005年,江苏省和南京市分别将云锦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及其夫人;2006年,南京云锦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继续作为名城会上中外市长的着装。
王宝林说,云锦织造工艺许多仍需要手工完成,而手工每天只能织5—6厘米,这样“寸锦寸金”的织物雍容华贵,是真正的艺术精品。2005年,南京市将一件明黄色云锦女装送给连战夫人的时候,盒子一打开,“金光四射,满座皆惊”。后来连战之子连胜文结婚,连夫人穿着南京云锦出席婚礼,成为坊间的谈资。所有这一切,都大大提高了云锦的知名度。
知名度打开有力地拉动了销售,云锦产品销量逐年走高。加上研究所致力于开发不同种类、档次的产品,云锦的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未来:既向上走也向下走
云锦作为高端馈赠礼品而声名远扬,但一直也有另外一种声音:云锦离老百姓太远了。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云锦工艺师金文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感叹:真正的云锦工艺成本非常高,“离老百姓还有距离。”那么,云锦到底是应该继续走向高端市场,还是向低端发展,让老百姓也买得起?
王宝林也承认,云锦目前确实价格较高,不过他们也在想办法,“通过不同的花色、不同的底纹、不同的底色来拉开档次,尽量做到高低端都兼顾。”王宝林说。
为了让老百姓消费得起,必须把价格降下来。但云锦织造大部分依然靠手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开发一些低端产品,云锦研究所想了不少办法,比如不用或少用真金等珍贵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尝试运用现代数码技术,在有花的地方仍然用手工,没有花的地方则用机器生产,减少劳动强度,把工夫花在刀刃上,等等。
在高端方面,云锦瞄准的是婚礼服、晚礼服市场,现在的年轻人回归传统的越来越多,穿着云锦这种民族文化的瑰宝出现在一生一次的庄重场合,将会越来越成为时尚。看得更远一点,王宝林认为,云锦的主要市场应该在国外。他说,好莱坞明星们可以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买一件时装,而云锦的价值比很多时装强多了。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查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