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蜀 绣

四川在古代为蜀国,相传为蚕丝氏所始建。据清代汉学家段玉载所著《荣县志》记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丝。"由此可见,在古蜀国的四川,栽桑养蚕业就已相当发达了,在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等书中都有关于春秋以前蜀国的帛运销秦及越的记载,说明蜀绣在发达的丝织生产的基础上很早就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普遍的群众基础。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是蜀郡成都人,在他所著的《蜀肚赋》中便有"若挥锦布绣,望茫兮无福"。"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等描写当时成都织锦刺绣的热闹场面。据历史记载,在西汉以前,蜀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艺水平,在宋《全蜀艺文志》中也有"织文锦绣,穷工极巧"的描述。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四川出现了刺绣手工作坊,在清道光十年,经官府同意,由店主、领工和工人共同组成行业性质的"三皇神会"。根据市场经营的需要,又分为"穿货"、"行头"和"灯彩"等货业主要生产黼黻、霞帔、挽袖及其他实用品;行头业主要生产剧装、袖袍;而灯彩业则专门生产红白喜事用的围屏、彩帐等,同时还开设租赁业务。由此可见,蜀绣在清朝已得到空前发展,除日常用品的绣品外,还生产各种规格的欣赏品,如中堂、方斗、横推、条幅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山水人物,花草虫鱼,翎毛走兽等等,其画稿来源于名人佳作,为蜀绣的发展提供艺术基础,并造就了一批各具专长的绣工。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刺绣的原有针法进行了一番筛选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些新的针法,其中特别突出的要数表现色彩的浓淡晕染效果的晕针,它是一种适应性最强而又最具特色的在近代使用最为普遍的针法,也是区分蜀绣与其他刺绣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专家认为,蜀绣中晕针技法是蜀绣最具有特色的创造。近年来,蜀绣又在晕针上施加辅助针,使其表现能力更强更丰富了。

  蜀绣绣品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其图案主要以民间流行的题材为内容,一般是取寓意或谐音来表达某个含义,常取吉祥喜庆等群众心目中美好的愿望为题目。如表示爱情的鸳鸯戏水,表示富贵的凤凰牡丹,表示家庭和睦、人丁两旺的五子登科,表示长寿的松柏仙鹤等等。在人物为题材的蜀绣中,除福禄寿三星、百子图一类的寓意性题材外,在彩帐上多取材于戏曲和民间流行的传奇故事。如郭子仪拜寿,穆桂英大宴,八仙、西游记故事等。双面异形主体绣也是蜀绣中的代表作,如彭世平创作的《文君听琴》,在绣屏的正面绣的是卓文君在帘外倾听帘内的司马相如弹琴的画面,而在绣屏的反面是司马相如在帘内弹琴,卓文君在帘外倾听,巧妙之处是正面的卓文君的背面就是司马相如,正面的司马相如的背面就是卓文君。两面结合得惟妙惟肖,天衣无缝,而绣工的精细,更是耐人寻味。

            来源:天府购物网
            

评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