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价情总览 纱线行情 棉花行情 化纤行情 面料行情 茧丝行情 化纤原料 其它市场行情 企业报价
纺织黄页 印染黄页 纺机黄页 针织黄页 丝绸黄页 化纤黄页 面料黄页 服装黄页 家纺黄页 棉纱黄页
知识技术 纺织基础 丝绸知识 印染技术 纺织标准 纺织技术 服装设计 化纤技术 纱线工艺
纺织资讯 服装服饰 综合资讯 海外资讯 科技信息 纺织证券 纺企动态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水族马尾绣:最古老的刺绣艺术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最近马尾绣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刺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色色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其刺绣工序是先用洁白如雪的丝线缠裹3至5根马尾,将缠好的马尾丝线毫无破绽地连在一起,按所设想的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在底布上,丝丝镶嵌,勾勒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再配以五颜六色的丝线丰富所绣图案的色彩。最后,用金色的小铜片点缀其间,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整个刺绣品类似彩色浮雕,精美绝伦。

  据贵州民族学院研究员潘朝霖介绍,马尾绣的制作方法是,将两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白色马尾最佳),然后用缠好的马尾盘在已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接着在白线条的凹缝处绣、挑、补、梭各种彩色丝线,刺绣艺人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图案。所绣的这些图案还只是一个空心的框架,还需要由螺形绣或结线绣来填充,最后再缝上金光闪闪的金线,一共要经过52道工序才算完成。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在水族传统节日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了最美丽动人的习俗。马尾绣钱包、香包(可大量定货)精美的图案,巧夺天工的绣法,是馈赠亲友、家居装饰、收藏研究的佳品!

 

姑娘必备的嫁妆

  水族妇女石美英生活在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她家向我们展示了两条用来背孩子的马尾绣小儿背带。一条是她婆婆出嫁的嫁妆,用来背她丈夫长大的,另一条是石美英出嫁时父母给的嫁妆,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前面一条还有九成新,后面一条则几乎是全新的。

  前段时间,有英国来的客人出了近千元的价要买解放前做的那条,但是石美英没有卖。她说,这些东西要代代相传下去,不能随便卖掉。

  石美英今年40多岁,她从6岁起开始学马尾绣刺绣。在当地,人们把是否精通刺绣作为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石美英说,她们这里的姑娘出嫁,母亲必须备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早日生儿育女。

  石美英生活的村子叫姑引村,在三都自治县中和镇,全村人都是水族,说水语,民风还十分古朴。中和镇政府干部韦政锋说,他们这个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是水族,水族女子五六岁开始学刺绣的传统依然保存。漫步姑引村水家寨子,房前屋后不时都能看到水族女子在刺马尾绣的身影。1990年,中和镇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水族马尾绣艺术之乡”称号。  

 

                         来源:国际在线
                         

评分:0